Humans of RE-THINK 第 7 期 | 陪我們長大的吳杯

陪我們長大的吳杯

我是吳杯杯,今年 83 歲,喜歡走路。曾完成 67 天徒步環島,也走台灣東西岸,環了澎湖 4 次。

20 年前,一起創業多年的夥伴出意外,我不想繼續做,公司便解散。因為不是計劃退休,沒有事先安排要做什麼。先是去了一些地方旅行,後來看到報紙上一則小廣告,是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舉辦的「走在家鄉。海之濱」活動,想說自己沒走過台灣海岸線,便報名參加。(編按:這時一旁的吳媽補充:「退休前他從來不走路的喔!就算只是到隔壁條街」)

還在工作時,沒有太多時間旅遊,出門也是到其他國家,台灣反而沒什麼機會。才發現,東海岸真的很美,慢慢走,透過協會介紹,開始更認識海岸線。

雖然我們是海島國家,但很多人對海還很陌生。以前戒嚴時不能靠近海邊,我 20 歲時有次去淡水,阿兵哥用刺槍把我趕出來。一直到我開始走路,才接觸台灣海岸,了解消波塊從哪來,東岸和西岸的差別,原來海岸山脈是這樣子喔!還有很髒的漂流物。

之前也有走到半途差點要放棄的經驗,尤其在宜蘭段時,東北季風很強、天氣非常冷。加上出去走常要睡學校,通常睡不太好。但我有忍下來,好像就走出那種感覺出來。(編按:雖然前面小吐槽,到這裡吳媽接著說:「那實在很冷!他很有毅力、很堅持」 )

還有一次我們從九棚到佳樂水,大家一人拿一個大塑膠袋去撿垃圾,因為地形起伏,垃圾常跑到岩石間,需要上上下下。也有學校和小朋友一起,邊走邊認識家鄉海岸。會知道 RE-THINK 就是 2013 年剛好從東岸走回來,看到宜蘭鎮安宮有淨灘,便去參加。

環境教育要從家庭開始,不要小看家庭和社會的影響。我開始走路後,用衛生紙都很節儉,水和電也是,沒用就馬上關掉,吃東西不隨便浪費,都是從走路學來的。當時徒步環島,我們洗澡用冷水、不用洗潔精,因為會流入環境。那些一起走的朋友,會產生革命情感,現在出去也都自己帶筷子和杯碗。

環保概念就是這樣耕耘下去的,播種以後才會發芽、開花。其實也沒有很難適應啦!家庭和社會都很重要,先把種子種下去,隨著時間代代相傳。

之前和 RE-THINK 淨灘,看到好多小朋友很認真撿,到最後還不想放棄,拿著一大包垃圾。一方面高興撿這麼多,但也覺得有點悲觀,怎麼這麼多垃圾。不過做公益是這樣,不問收穫,慢慢影響。其實我是外行啦!很佩服你們(編按:杯杯說的是 RE-THINK,嗚),其實我走路也只是因為想旅行,沒有付出什麼,只是從中學習和了解。

我們小時候啊,淡水河有多乾淨!可以下去游泳、划船,還能釣魚和在一旁種菜。但工業發展後,上游開始排放污水,卻沒有管制,淡水河就完全不一樣了。面對更大的問題,個人來講確實無能為力,只能守好自己的本份。

或許有人覺得環境不關他的事,但我們住在四面環海的國家,不去了解周邊環境,怎麼了解自己的家鄉?不去走走,豈不是白住了嗎?齊柏林之前說:「台灣的美麗與哀愁」有一點這樣的感覺。對於世世代代成長的地方,你願不願意去愛護自己的家。

我們自己先做好,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就在一起。大家對環保的觀念,像是自備碗筷這些,也已經進步不少,仍然會有改變的。

正名運動:吳杯杯説他跟我們一樣是年輕人,ㄅㄟㄅㄟ要寫「#杯杯」而不是「#伯伯」。

#humansofrethink #陪我們長大的吳杯

💰 如果你喜歡這專訪,也歡迎用你的行動力,支持本系列的採訪文 >> https://rethinktw.org/

循環杯真的比較環保嗎?

循環杯真的比較環保嗎?

全球每年消耗 5,000 億個一次性杯子,就跟所有管理不善的垃圾一樣,一次性飲料杯廢棄後若未妥善處理,將進入環境、影響生態,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,甚至對旅遊、漁業、航運造成負面影響。

在這樣的背景下,環境部自 2023 年推動一次性飲料杯限制使用公告,其中也列出循環杯租借服務規範,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,循環杯業者所提供的杯蓋也要能重複清洗。

但於此同時,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是,循環杯製造同樣消耗資源,且還有清洗時的洗劑和用水,真的會比較環保嗎?

為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,我們將從循環杯製造到廢棄的產品生命週期出發,包括循環杯在使用過程中的環保效益,檢視整體帶來的環境影響,破解大家對循環杯的疑問。

環境影響比較:循環杯 vs 咖啡紙杯

「環境影響」顧名思義就是指產品從製造至廢棄,整個生命週期所產生的資源消耗,對環境帶來的影響。其中,「製造」是一次性杯子生命週期裡,環境影響最大的項目,無論是紙杯或或塑膠杯,使用的是生物塑料、化石塑料還是紙,都會對環境產生類似影響。若想要大幅減少化石燃料或其他資源耗材,就要盡量選擇回收材料製成的飲料杯。

而循環杯在不同環境影響類別,無論是資源耗竭、生態毒性、空氣污染或全球暖化(碳排放量),都較咖啡紙杯好很多,僅在優養化(水質)的影響高過循環杯。

循環杯有沒有一次性杯蓋差很大!

循環杯剛開始被業者推動時,我們仍常看到杯身雖然使用可重複使用材質,卻是搭配塑膠杯蓋的情況。如果單純就杯子的重量、材質和清洗方式,計算相同比較單位下,循環杯與紙杯分別產生的環境影響,發現其實只要做到一個小動作,就能大幅降低循環杯製造對環境的負擔。

從製造階段來看,生產一個紙杯產生的碳排放量,其實低於循環杯。而在正常使用耗損下, 循環杯能使用超過 300 次,若沒有拿杯蓋,循環杯只要使用 17 次,產生的碳排放量就能小於紙杯。然而有杯蓋的循環杯則需要用超過 549 次。

循環杯這樣清洗更環保:冷水沖、不用洗劑!

以運送物流來看,無論使用一次性紙杯或循環杯,都有送至店鋪及廢棄後的運送成本。只是兩種運送一個是送回清洗中心,一個是通往回收或垃圾處理場,兩者皆會有物流產生的碳排。

於是在環境影響比較上,運送便較不顯著,關鍵在清洗時的環境影響。使用後的循環杯,送回工廠清洗會使用工業洗碗機,因此單次清洗量龐大,相較個別手洗耗水量會少非常多。也因此,一般民眾在使用循環杯後,可以簡單用冷水沖過即可,不需要洗劑或過多擦拭,盡可能減少重複清洗的浪費。

循環杯使用指南:盡量用、盡早還,不拿杯蓋

無論使用哪種材質,除非用回收材料,製造皆會是一次性杯子的產品生命週期中,造成最多環境影響的一環。即便使用一次性紙杯,下次也可以試著和店員勇敢說:「我不要杯蓋!」一個小舉動,就能大幅降低產生的環境影響。

最後,循環杯的使用次數是否可以達到理想使用次數,若以目前市面上循環杯的材質設計來說完全沒問題,但不可否認的是,臺灣循環杯普及率,還無法達到讓每個杯子都能被使用到它應被利用的次數。因此最重要的還是請大家「盡量用、盡早還、不拿杯蓋」提高循環杯使用量,才能發揮實質環保效益!。

本文與成大環工林心恬教授合作撰寫

💰 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用你的行動力,支持我們繼續推廣回收教育 >> 回收教育贊助連結

Humans of RE-THINK 第 6 期|自低谷重生的峻傑

自低谷重生的峻傑

我是峻傑,今年 32 歲,是職業軍人。平常休假會到處參加活動,淨灘就是其中之一。其實我 14 歲就出來工作了,前後做了 10 幾種打工,後面才開始當兵。

大概 6、7 年前,我重新進修唸高二,刷 FB 看到 RE-THINK。當時主要是想讓自己轉換心情,因為那時候的我不太會表達,有點自閉和人群恐懼症。所以不只淨灘,也參加了很多公益活動,像是動保、街友議題。但淨灘是其中我覺得最簡單、純粹的一件事。

你只要人到現場,慢慢、默默地做,好好完成一件事就可以了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,聚集在一起做同件事,那個氛圍對我來說很棒。小時候我的家庭已經發生太多事,參加這些公益活動最想要的,就是治癒自己。

小時候我爸公司倒閉,我媽又是重度精神疾病患者。所以從小學開始,我就到處寄住別人家,單是六年級就換了 7 所學校。講嚴重一點,當下我的感覺就像被互踢皮球,在爸爸生意好時大家是一個樣,生意失敗後又是另個樣子。

但也是在那時候,我遇到人生中的恩師。那年代還沒有藝術治療師,可是老師便開始用這個概念,帶我接觸戲劇、音樂,讓我學會表達,才開始我的第一個轉變。後來則是跟著我爸流浪街頭的那一年,許多街友前輩的故事,都是學校學不到、實實在在的人生經驗,且是失敗的經驗。

這是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地方,你聽別人成功,不一定是你的成功。可是你聽別人失敗,卻有機會從中學到如何避免這些問題。且即便在那樣的人生階段,我們雖然多少是有點負面、找不到機會的人,但我們都沒有放棄自己,還在等待一個能爬起來的可能,也是讓後來的我看待世界能夠更寬、更廣的原因。

在我大概 20 歲的時候結束流浪,剛好遇見如同我再生父母的乾姐和前女友。無論是他們給的愛,或教我怎麼面對這個社會、與人相處。讓我整個人能夠從封閉走出來,都是因為他們。但正當以為自己看到光的同時,因為一場意外乾姐和前女友過世。

當下所能做的,只能盡可能逼自己走出來。用參加活動的方式把自己帶出去,也是那個時期開始淨灘、參加公益活動。一個人在負面情緒時,會把自己關進一個房間,外面的人怎麼拉都拉不出來,因為他還沒有勇氣跨出去。但決定去參加淨灘的那刻,就是我已經鼓起勇氣、願意走出來的時候。

淨灘帶給我最大的收穫,就是開始懂得怎麼和別人聊天。在學校裡,因為我是以比較年長的身份進去,跟同學的聊天話題不同,能聊的只有老師。再加上我本身也不是一個太會講話的人,所以每次去淨灘就只是默默做,第一次淨灘完也沒有留下來拍照。

是到後面幾次,先有人會主動上前詢問:「要不要幫你一起拿垃圾」,而我也是在這時候開始成為志工,就這樣淨灘了一整年。有次因為垃圾車卡住,我到前面幫忙推、上垃圾,被台客劇場抓到(編按:峻傑是這麼說的),開始在導演辦的淨灘場次幫忙,也才進而認識之揚。

接著我便和 RE-THINK 去了很多地方,其中也有連續騎 9 天的環島淨灘,因為騎車本來就是我的興趣,也是和前女友留下的一個回憶。如果在西邊就等夕陽、東邊則等隔天的日出,且即便是同樣路線、地點,隨著季節、天後狀況不同,也會得到不同感受。

過去每個經歷,好的壞的,都成就現在的我。我運氣很好的爬上來了,想到之前遇過的歧視和偏見,便更希望自己能對社會有所回饋。他幫助我,我幫下一個人,是傳承也是分享,才是我覺得的富有。

#humansofrethink #和我們去了很多地方的峻傑

💰 如果你喜歡這專訪,也歡迎用你的行動力,支持本系列的採訪文 >> https://rethinktw.org/

飲料包裝大亂鬥!鋁罐飲料、鋁箔包飲料、玻璃罐飲料哪種比較環保?

怎麼樣的飲料包裝比較環保

一天總有各種需要喝點飲料的時候,無論是清晨提神的咖啡,午後消暑的汽水,或晚上助眠的熱飲,到超商隨手一罐,就能輕鬆滿足需求。

但為了方便而製造的飲料包裝,仍會帶來確實的環境影響。除了價格之外,其實還有更多可以考量的面向。

這次我們挑出兩組購買汽水或非氣泡類飲料時,最常出現的飲料包裝,計算它們從原料開採到廢棄產生的環境影響,哪種更環保?

鋁罐飲料比玻璃罐飲料環保!飲料包裝的環境影響和重量有關?

超商常見的飲料包裝中以承裝汽水的鋁罐飲料、玻璃罐飲料來看,它們在環境影響有著不同表現,主要源自原料開採、製造,以及廢棄的過程。

首先,如果比較碳排放量,單一鋁罐飲料的碳排放比玻璃罐飲料少了 90% 以上,兩者相比,鋁罐飲料比較環保!因為玻璃罐較重,使用材質多,若單次使用玻璃罐的話非常消耗資源。而透過數據資料會發現,通常重量越重的產品,環境影響也更高,單次使用下,製造本身就非常消耗資源。

除了碳排放量外,鋁罐飲料因為重量輕和材質用料少的特性,在環境影響類別(酸化、優養化、人類毒性、空氣污染、陸域毒性)表現都比玻璃罐飲料好非常多,鋁罐僅在資源消耗與海洋生態毒性高過玻璃罐,也特別說明「資源消耗」是針對地球中存量有限的資源,鋁罐用鋁金屬,為地球中鋁金屬存量較少的資源,影響也較顯著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不論鋁罐飲料或玻璃罐飲料,只要改成回收材質製作,都可以減少 80% 碳排放和多項環境影響!盡可能使用回收材質,避免使用原生資源也是當前趨勢。

鋁罐飲料和玻璃罐飲料哪個比較環保

同樣容量下,常見的寶特瓶及鋁箔包包裝更環保?

接著,讓我們看看非氣泡類飲料包裝中,最常見的寶特瓶飲料及鋁箔包飲料。

從碳排放進行比較,鋁箔包的碳排放量比寶特瓶低,雖然兩者重量和材質差異不大,但塑膠在製造過程使用的化石燃料,與廢棄物處理燃燒的二氧化碳,皆讓塑膠在各項環境污染中比紙還要多,所以選鋁箔包的飲料包裝較環保。

不過這邊也要特別注意,鋁箔包飲料為了要遮光,還是有 5% 的鋁材料,是需另外處理的紙容器類。無論選哪種飲料包裝,都要好好回收才能發揮它的再利用價值!

鋁箔包飲料和寶特瓶飲料哪個比較環保

大容量的飲料包裝有比較環保嗎?

若是比較同款飲料包裝時,容量大的飲料包裝因為單位容量使用的包裝較少,通常較環保。但大包裝常伴隨喝不完、放過期的情況,而食物浪費同時也會造成其他環境影響,也因此硬買大包裝不見得比較環保,還是需要依自己的需求來購買,在飲料包裝減量及避免食物浪費間,找到平衡點。

家庭號飲料有比較環保嗎

想喝飲料又想減少環境影響該怎麼做?飲料包裝選用指南

若想減少環境影響,可以盡量選重量輕、材質用量少的飲料包裝,如鋁罐飲料、鋁箔包飲料。若買了飲料,在保鮮期限內喝光光不造成食物浪費也非常重要,且無論什麼飲料包裝,都要分類回收,盡可能減少環境影響。

另外,若喝玻璃罐裝的啤酒或汽水,選擇可退瓶重新清洗、再度填裝使用的店家,並且確實退瓶回收,才能讓玻璃的生命延續下去。

本文與成大環工林心恬教授合作撰寫

💰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也歡迎用你的行動力,支持本系列的大對決文章 >> https://neti.cc/Yq9gaKd

不生小孩更環保?台客劇場 TKstory 專訪

今年母親節,RE-THINK 做了一系列育兒專題,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討論。究竟環保和育兒真的只能二選一嗎?又或,育兒和環保問題之間,有沒有平衡的做法?

於是 RE-THINK 親自拜訪台客劇場導演,從為父親育兒的視角,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,幫助零廢棄議題被更多人看見。即便是最真實的育兒生活,也有機會做出改變。

從數不清的小孩玩具,聊到對孩子內心的理解,以及導演認為現階段比環保更重要的事。或許不只育兒,關於整個時代,我們都有些話想說。

當小孩玩具成為一次性用品?育兒最常見的環境問題

「如果你要環保一點,就不要有小孩」導演一開始便坦承地說。養小孩很花錢,除了尿布還有滿坑滿谷的玩具,即便不是爸媽買的,小朋友拿到新東西後滿足的神情,也讓身邊親友忍不住一直送。我們甚至可以說,小孩玩具幾乎要跟「一次性用品」劃上等號。

説到這台客劇場導演也分享,現在玩具業者的策略實在很讓人佩服。相較以前買不同類型的積木後再自由組合,現在樂高開始和品牌聯名,每組樂高就像蒐集模型,步驟、分類都被預先設定好,變成只是在買那一次的組裝過程,拼完後放在櫃子長灰塵。

樂高其實超邪惡

孩子的慾望是降低育兒浪費最難跨越的坎

對導演而言,最難跨越的坎是如何在降低育兒浪費的環境問題,和促進孩子成長間取得平衡。住在城市的孩子往往無法輕易地在大自然中創造自己的玩具,甚至在很小的時候,孩子們就會懂得和享受獲得新東西的快樂。

尤其是當小孩上了小學,同儕間很容易因為流行,就產生「別人有,我也要有」的慾望。在降低浪費和孩子成長間的平衡,台客劇場導演分享他讀過的心理學:因為小孩在小的時候,生命基本上都由父母掌控,所以他們會更期待擁有自己的東西,就像玩具能給他們一個自己能掌控的世界。

用玩具給孩子一個可掌控的世界

難道父母就什麼都不能做了嗎?當育兒用品碰上環境問題

其實導演家裡的玩具,多數都不是他們買的,而是來自親友贈送。導演分享過去也曾為了贈禮這件事和親友爭執,但那些終究是人和人之間無法迴避的心意,就像日本的送禮文化,你無法直接否定或說它就是不好。

因此導演平常不會主動幫小孩買玩具,除非是特定節日。而在物品選擇上的首要條件,就是孩子要喜歡——因為喜歡才會珍惜。其他如衣物鞋子則會選大一號,盡可能延長使用壽命。除此之外,水壺、自備餐具也是基本,特別是和孩子溝通不要浪費的觀念(雖然最後孩子常沒吃完,進到爸爸的肚子裡)(導演特別強調:這就是各位父親變胖的原因!)

值得一提的是,當我們問起導演帶孩子去淨灘的經驗。其實對他的兩個孩子來說,因為小時候所見的海邊就充滿垃圾,或許是生命經驗,沒有過去看過美麗沙灘的先備經驗,少了 before/after 的衝擊,反而沒有特別感受。聽到這裡,RE-THINK 集體心酸(淚)

如果萊子從小看見的海灘就充滿垃圾...

「解決環境問題之前,先解決貧窮」—— 台客劇場 TKstory

面對看起來越來越糟的世界,台客導演覺得現階段最重要,也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環境問題,反而是貧窮。

這些國家因為缺乏資金,導致他們只能使用最不環保、最污染的能源。因此,導演認為,要先讓這些開發中國家有基本溫飽能力,才有機會適應新的永續社會。且我們無法確保,留給下一代的世界,他們是否有能力解決這些環境問題。

解決環境問題之前,先解決貧窮

無論生不生小孩,不要忘記地球是我們向下一代借來的

也因此,在把地球還給下一代前,RE-THINK 想說,我們就再多做一些吧!

從淨灘現場到日常生活,將海廢圖鑑、回收大百科和循環之邦桌遊等不同形式的環境教育,帶進全台上百間學校和大眾視野,號召更多海島子民開始守護環境。

盡可能留給孩子們乾淨、沒有戰爭且美麗的星球,就是最負責任的育兒之道 。

地球,並不是我們向前人繼承的,而是我們向下一代借來的

💰 支持我們繼續推廣回收教育 >> https://neti.cc/Q6mBXnN

環保吸管真的環保嗎?吸管材質製造到廢棄全解析

環保吸管真的環保嗎

為了消滅各種一次性產品所造成的環境負擔,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「環保吸管」。但新製造,是不是能真的解決問題?比較基準各不相同,仍難有定論。

這次我們讓數據說話,比較一次性與可重複使用吸管,自製造過程到廢棄的環境影響,究竟有沒有更環保?

哪種環保吸管更耐用? 常見的環保吸管材質比較

首先,我們比較在正常使用習慣下,不同環保吸管與一次性吸管能被使用的次數。鋼吸管因為材質堅固,合理使用次數可達 500 次;玻璃吸管雖然同屬硬材質,但容易有破裂的風險,則為 100 次;其餘則是偏向自然材質的竹吸管,因為較易受潮損壞,以 50 次計算。

吸管可重複使用次數

玻璃吸管和竹吸管的碳排放量最高!環保吸管碳排居然高於一次性吸管!

無論是購買環保吸管或是一個一次性吸管,不只吸管本體,它的包裝與周邊配件,也需要被納入。因是我們計算各式環保吸管與一次性吸管它附贈的包裝配件,從製造到廢棄過程中,會產生的環境影響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號稱「環保吸管」的玻璃吸管與竹吸管,竟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兩種!因為每清洗一次,分別會造成鋼吸管 63% 的碳排放量,及玻璃吸管與竹吸管 41% 的碳排放量。且隨吸管附贈的尼龍清潔刷頭,因為上游生產鏈消耗的電力與柴油,還有收納袋製造需要的高電力,讓配件分別佔吸管組的碳排放量為竹吸管 45%、玻璃吸管 38%、鋼吸管 16%。

吸管碳排放量,玻璃和竹製吸管的碳排放量最高

紙吸管真的有比塑膠吸管環保嗎!?

回到塑膠吸管最早的替代品——紙吸管。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用到一半,就發現紙吸管因為泡水爛掉,必須再拿新的經驗。當我們因為討厭塑膠吸管,製造紙吸管,卻忽略紙碰到水容易軟化變形,無法再利用的性質,也忘記生產紙張需要的代價。紙吸管製造過程需砍樹、製紙,包括漂白和成形,捲成紙吸管所耗的材料其實比塑膠吸管還多了 4 倍!

紙吸管溫室氣體排放,35%紙張生產。55%紙張廢氣處理

環保吸管要重複使用超過 1000 次!碳排放量才會小於紙吸管

塑膠吸管因為極輕薄的特質,相較其他環保吸管每清洗一次、就會超過製造一個塑膠吸管所需的成本。而當我們調整環保吸管的重複使用次數至 50 次、100 次、1000 次,讓越多的使用次數來降低單次使用的環境影響,但即便如此,這些環保吸管用超過千次,仍只能贏過紙吸管。

唯一能再降低環境影響的方式,是用「省水的快洗」或「減少購買環保吸管配件」。然而現實是,幾乎沒有環保吸管能被重複使用到 1000 次,因為使用過程中,常會經歷遺失、損壞、太髒等個人使用狀況,讓環保吸管離你而去。

環保吸管碳排放量評分

碳排放量最低的塑膠吸管,難道會是我們的最佳選擇?

讀到這裡,難道塑膠吸管會是最後的救世主嗎?其實不然。​​塑膠吸管體積小,回收商需要花額外人力挑選、打包,與最終利潤根本無法相比,導致願意回收的廠商很少,全台更只有 6 個縣市將塑膠吸管列為可回收項目。

儘管塑膠吸管在製造過程對環境的衝擊最小,但在回收困難、無法重複使用的情況下,仍會到環境造成影響,那些沒被完美丟進垃圾桶或妥善廢棄的塑膠吸管,一次又一次流入河川、大海或海龜的鼻孔中,更是不爭的事實。

全台目前只有6個縣市回收吸管,因為挑選費時費力,體積小不符利潤,回收商不願意收

結論:沒有真正的環保吸管!

評估一個物品是否環保,必須從製造、使用、廢棄的生命週期中,看它對環境帶來的影響。

以環保吸管與一次性吸管為例,替代材質可能在回收上更環保,但在其他方面卻會造成更大的環境影響,如玻璃吸管容易破損、竹吸管容易發霉,讓它們無法持續使用,必須再買新的;而紙吸管雖然雖然可降解,但在使用過程中,卻需要更頻繁的替換,增加了廢棄物產生。

因此,選擇環保產品需考慮各種因素,以確保物品能有最長的使用壽命,真正落實永續。無論買哪種吸管,都選配件最少的,清洗時盡可能減少使用洗劑和用水量。而最簡單環保的做法,就是不拿吸管直接喝!

本文與成大環工林心恬教授合作撰寫

💰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也歡迎用你的行動力,支持本系列的大對決文章 >> https://neti.cc/ldX8d2P

2024淨灘活動報名看這裡!想參加淨灘不知道哪裡報名?

我們是 RE-THINK 重新思考。從 2013 年號召淨灘至今,已號召 9 萬人次參與、舉辦 200 場以上淨灘,為台灣清除超過 330 公噸垃圾。

為什麼我們要淨灘?

身在四面環海的台灣,周遭有高達 646 公噸的海洋廢棄物。淨灘作為直面問題的一項行動,或許永遠只能清除冰山一角。但同時,沙灘上的垃圾密度卻也是海洋從表面到底層中最高的。也就是説,持續淨灘仍然重要。

相較淨河、淨海,淨灘的易達性更高,泛指所有清理海灘的活動。且淨灘同時,亦可以清理到河流末端帶來的民生垃圾,及被大海沖刷、拍打上岸的海洋廢棄物。

報名淨灘活動先了解來龍去脈,挑選喜歡的淨灘活動主辦方!

隨著淨灘的人越來越多,也有各種單位發起淨灘活動。那究竟要如何挑選淨灘活動參加?最重要的首先就是,主辦方的理念是不是你所認同的?可以先至主辦方網頁了解組織故事,確認活動中是不是會提供一次性垃圾產品,平時倡議的內容是不是自己所認同的?作為第一步篩選要件。

另外既然是淨灘活動,最重要的還有主辦方所挑選的海灘,是不是真的夠髒、需要清理?而這就要看主辦方事前有沒有釋出足夠完整的資訊,讓參與民眾能大致了解海灘地形與情況。除了上述,還有一些判斷標準,像需不需要自備工具?能不能提供志工證明?交通方式該如何抵達?這些都可以是選擇淨灘活動的考量面向。

為什麼要報名 RE-THINK 淨灘活動?

RE-THINK 每月都會在 FB、IG、LINE 公佈下個月份的淨灘活動場次,開放給所有想淨灘的民眾報名,也會在每年夏天發起繞全台一圈的環島淨灘活動。

號召民眾淨灘第 11 年,至今 RE-THINK 已把超過 47,224 人帶至全台灣最髒海邊,清除至少 164 噸垃圾。而這一切是怎麼辦到的?我們每年都會進行海岸線勘查,親自走訪無人聞問的海灘,找出台灣各地垃圾熱點,把那些觀光區之外,被人們遺忘的海灘帶到大家面前。

除了淨灘,我們也透過長期的社群溝通,結合在海邊的所見所聞,分享無論垃圾成因或環境科普,在撿完海邊的垃圾之後,持續邀請民眾回到生活進行垃圾減量。將這些年來遇過的特殊海廢蒐集成冊,製作成 海廢圖鑑 與延伸教案,讓每場海洋淨灘都不再只是一次性的行動。

淨灘真的能帶來改變嗎?我們在參與者身上看見的事

雖然垃圾清完很快又會再來,但淨灘的確就像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,推動著不斷滾下山的大石頭。回到環境現場,依然有許多是首次參加淨灘的夥伴,傳達與教育的初衷仍然。

透過淨灘者問卷調查,可以清楚看見,自備容器的人變多了,大家更願意落實回收分類,維持自己的環保習慣。也有些長期跟著 RE-THINK 淨灘的夥伴,從大學畢業後決定投身環境教育工作,或開始帶著全家大小,到海邊淨灘度過週末。這些都是清除垃圾量之外,淨灘實際在個人身上產生的影響。

現在就報名!參加 RE-THINK 海洋淨灘活動

RE-THINK 舉辦淨灘活動的終極目的,還是為了環境教育。唯有赤裸呈現問題,我們才有機會做出改變。因此 RE-THINK 使盡千方百計,舉辦最好玩的淨灘活動——從推出台灣第一個環島淨灘、3,000 人電音淨灘、gogoro 環島淨灘、live 音樂舞台,就是要把大眾帶到海邊。

堅持 11 年,RE-THINK 仍每月號召淨灘活動,推出不同主題的環保行動,一次又一次集結群眾力量,將環境問題傳遞給更多人知道,讓改變有機會不斷發生。如果你認同我們在做的事,無論是想親自參與,或小額捐款支持,都期待有你加入,創造對環境更友善的島嶼!

我想報名淨灘活動 >> 點我報名

這裡支持我們:

我想公益捐款支持 >> 點我捐款

這裡看更多淨灘秘辛:

參加淨灘要注意什麼?從穿著到裝備指南全解析

辦淨灘到底有多難?報名、申請、注意事項一次告訴你!

環保團體都做了哪些事?身為一個非典型的台灣環保公益團體—RE-THINK 重新思考

這是自 2013 年開始的環境革命。RE-THINK 是從兩個人淨灘開始的環保團體,帶領超過 4 萬人走進全台最髒海岸,在淨灘未成為顯學時,把海洋議題帶進大眾視野。將人們引到問題現場,回到生活中改變習慣。

成立 10 年,RE-THINK 致力於清除海灘垃圾,但也發現,要解決垃圾問題,必須往源頭探尋。

於事,我們開始編纂環境教育教案與課綱,培訓講師前進校園傳遞海廢、回收及循環經濟知識,製作全台首個《海廢圖鑑》《回收大百科》,並透過改造企業與校園的垃圾桶提升回收正確率。用創新、設計、社群的力量,持續翻轉環保議題,帶領民眾理解垃圾的來龍去脈。

期待有一天,每個海島子民都能開始屬於自己的環保行動,讓台灣成為對環境更友善的島嶼。

用社群力量改變台灣的環保團體

身為台灣環保團體,RE-THINK 感受到近年台灣對環境永續的意識雖大幅提升,但大眾對環境議題的認知仍很混亂。例如許多人不清楚,菸蒂其實內含塑膠;被大量使用的生質塑膠「PLA」真的是環保材質嗎、全面禁止塑膠杯的政策是好是壞?皆反應到,大家更需要行動面的判別能力。所以 RE-THINK 從不停止用社群、自媒體、策展和各式各樣的異業合作,推進民眾對環保的意識。

對我們來說,環保不應該追求一個人直接從 0 變成滿分,而是要有更多人願意開始行動,即便只是進步到 50 分、60 分,都能成為實質改變和影響的開始。

我們不高談百年夢想,而是明天要比今天好的公益環保團體

相較其他環保團體,RE-THINK 一直很願意和不同單位組織展開合作,無論企業或政府。不為別的,只是希望能接觸到最多受眾,把環保議題推得更遠、真正走進異溫層。

RE-THINK 不希望用情緒勒索或負面方式綁架民眾,而是透過淨灘行動和環保知識,真正得到民眾認同再進行環境公益捐款,讓永續與生活共存。

我們看見 2019 年疫情爆發後,網購和外送業成為不可逆的趨勢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要求每個人不訂外送太強人所難。所以 RE-THINK 選擇的是靠近大眾,提供另一種有機會執行的生活可能,告訴大家訂了外送後,可以做哪些事盡可能降低環境負擔。也和外送平台 foodpanda 合作,推動環境友善店家計畫,用社群持續宣傳永續議題、並進入企業體制改變讓環保不停留在崇高的口號

除了海灘上的第一線,也是解決環境問題最前線

從發起首場淨灘行動至今,RE-THINK 已經為台灣撿起超過 115 公噸的海洋廢棄物。但我們不只要做全台最會撿垃圾的團體,也要成為能真正解決台灣垃圾問題的環保團體。透過創新溝通,反轉環境教育,將環保變成有趣、好玩、大眾願意接觸的素材。

我們與環保署合作,協助倡議政策,讓「菸蒂治理」、「垃圾處理流程」、「清潔隊工作」等議題,透過創新角度被看見,帶入公部門培訓。也參與政策討論,將業界及民眾端的實際思維,帶入政策規劃。

我們引導企業加入,協助達到減碳、減廢、減塑等 CSR 目標。例如與外送平台業者合作,一同設計環境友善店家制度,以商業誘因,輔導餐廳轉型為相對友善的經營模式。

我們花一整年時間,設計全台第一個《海廢圖鑑》,讓大家面對海洋廢棄物時,不只是撿還能認識。更由海廢議題往源頭靠近一步,推出《回收大百科》,讓台灣人懂丟、懂分、懂垃圾。前進政府部門與公共場域的不確定性正面對決,推動《REdesign 垃圾桶改造計畫》。也將每個專案轉化成教案,前進各地進行環境教育巡迴,將議題向下扎根。

Show, not tell. 不太會說自己做了多少事的環保團體

其實 RE-THINK 從最初兩個人、三個人到 2022 年,才終於擴編成七個人的團隊。我們從來都不是握有豐富環境公益捐款的環保團體,只是盡所能把事情做到最好。有時候低頭走了一段,才發現原來累積了這麼多。

雖然還是常被問:「RE-THINK 到底在幹嘛?」但總歸來說,讓每個台灣人都願意對環境再友善一點,就是我們身為在地的台灣環保團體一直在做的事。

看到這,如果你認同 RE-THINK,歡迎透過小額環境公益捐款支持!讓我們能走更遠、更扎實。

環保袋真的環保嗎?原來塑膠袋就是你的環保袋?!

身為環保人不拿塑膠袋,自備環保袋或棉布袋已經是我們共同的默契,但為什麼市面上的塑膠袋還是這麼多?而「塑膠袋」在環保人心中的仇恨值為什麼這麼高?它真的罪該萬死嗎?又或是紙袋環保嗎?不織布袋環保嗎?

每次在外消費,總會遇到許多欲拒還迎的時刻,勇敢和塑膠袋 say no 後,眼前卻出現五花八門的袋子等我們挑選。於是乎這次的環保大對決,將為你準備市面上所有常見、常用的袋子。

紙袋、棉布袋、不織布環保袋、常搞不清楚是什麼材質的環保袋,通通比給你看!這次,你會怎麼選?

集結所有生活中最常見的環保袋,這些家裡有幾個?

我們找出消費生活中,最常拿到的 4 種環保袋,透過環保袋本身的重量和容量,計算出相同比較單位下,從製作過程到廢棄,會產生的環境影響。包括商家、菜市場會送的 HDPE 塑膠袋,各種活動結束後,被印上 logo 以贈品送出的不織布 PP 環保袋,百貨公司愛用的紙袋,以及時常因為有新圖案,便又不小心失手多買的棉布環保袋。

原來塑膠袋只要用超過 X 次,就會比環保袋更環保!

若是單就製造一個塑膠袋會產生的碳排放量來計算,因為其材質輕小,生產成本較紙袋、不織布 PP 環保袋和棉布袋都來得低。會發現隨著使用數量增加,其他類型的袋子需要使用 10、100、甚至是超過 300 次,才有可能產生比較少碳排放量。且紙袋耐用性低,通常不會用到這麼多次。也就是説,只要重複利用塑膠袋,它就已經比不織布袋、棉布袋、紙袋要來的環保很多!

哪個環保袋對環境影響最小?塑膠袋竟然最環保?

接下來,我們用五大環境影響指標進行比較。首先是資源消耗,其中包括土地利用、礦物與化石資源皆算。再來是最受關注的全球暖化,也就是碳排放量,以及無論影響淡水或海水水質的優養化。最後兩項則包括陸域、水域中,或會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的生態毒性,與造成空氣污染的放射性物質。包山包海,全都是環境影響會計算的範疇。

經過計算竟發現,即便是綜合評比,塑膠袋仍勝出其他袋子,其次是紙袋、不織布環保袋,最後才是棉布袋。因為棉布袋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在於資源使用和生產製造,包括種植棉花需要的大量消耗,運輸、二次包裝和報廢處理反而較小。

而塑膠袋輕薄也是它勝出的其中一個原因!因為材質特性,讓塑膠袋只要少量耗材就可以做到耐重強度,且其實只要把塑膠袋當成垃圾袋再利用一次,就能大幅提高它的使用效率。

結論:各種環保袋中,塑膠袋其實比不織布袋、棉布袋環保!

或許你會問,那那些海洋中害生物誤食的塑膠袋及塑膠微粒呢?必須說,環境影響指標中確實無法將這部分的衝擊量化。因此最好的做法,盡可能減少使用。並不是知道塑膠袋比較環保後就狂拿、爆拿,而是從中檢視自己的觀念和消費行為是否正確,珍惜手中每個握有的資源!

為什麼市面上的袋子都可以自稱環保袋,塑膠袋就不行?問題在於塑膠袋的免費、便宜,讓大家誤以為可以隨便拿、隨便用、隨便丟。其實只要我們重複使用,塑膠袋就是你所有袋子中,最環保的那個!

本文與成大環工林心恬教授合作撰寫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也歡迎用你的行動力,支持本系列的大對決文章 >> https://rethinktw.org/